這些年互聯(lián)網公司們做過的那些弊:中毒、改銷量、刷單……自媒體
春夏之交的五月,360再度成為了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矚目的焦點??蛇@并不是如周鴻祎所愿因為即將發(fā)布的新品牌手機,卻是因為自家的殺毒產品因“作弊”被國外三大測評機構撤銷了排名。
此事曝光之后,輿論頓時嘩然。畢竟360不久前還在把AV-C等機構給出的排名當作自家產品國際化之背書,馬上他們就被打臉了。而更有意思的是,360很快就表示這是海外傳統(tǒng)廠商的狙擊并將主動退出這些“落后測評”;與此同時,他們卻又發(fā)布了一篇英文道歉聲明,左右開弓把臉打得啪啪作響。
這么多年以來,關于作弊的荒誕鬧劇在互聯(lián)網圈內可謂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各家公司為了一個數(shù)字、一個排名總是處心積慮,到最后卻往往都是“聰明反被聰明誤”。
"高度中毒"的殺毒軟件們
咱們先接著說360的事兒,早在去年10月份,他們的手機殺毒軟件就因為“作弊”被AV-C除名,具體情況是:“360提供測試產品的版本在市面上無法下載,且谷歌商店也沒有相同的產品”。根據小內的打聽,事情是因內部的溝通不暢造成的,當時市場部門將“測試專用版”的評分用在了海外版的宣傳上,從而導致了問題。
而這回的情況,竟然基本如出一轍,還是因為“送檢版本”并非市面發(fā)布版本。只不過,這次是由360殺毒的PC版捅了婁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360在吸取去年的教訓后,將這個“送檢版本”上傳到了官網以彰顯其“實際存在”,但該版本的鏈接卻是在中文官網并且除了一個Enligsh再無任何介紹,而在真正的英文主頁上卻根本無從下載??傊?,雖然360的偽裝手法再次升級,可監(jiān)考老師AV-C們還是將他作弊的行為一把揪出。
就在輿論的目光聚集在360殺毒的“作弊疑云”中時,和360曾相殺相愛過的騰訊也被AV-Test指出其電腦管家也有作弊的問題??烧斁W友們打算進一步了解詳情時,AV-Test卻刪去了相關報告的PDF文件并表示“調查尚未完成,此前是第三方未經許可進行了傳播”。至于這個第三方到底是誰,聯(lián)想到最近的情況,不禁令人充滿好奇。
盡管騰訊很可能是差點被人拖下水了,但國內的殺毒領域的諸強們卻從未停止過在作弊上的嘗試。在2011年,金山就曾給我們上演了一出里應外合的好戲。當時,有一個叫“灰帽子安全實驗室”的網站發(fā)布了款“殺軟憲兵”測試工具,并不斷抬高金山毒霸還貶低其他殺毒產品。網友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“殺軟憲兵”源代碼中作者機器名稱為YANGXIAODONG,而該網站備案人為宋海波,與金山內部員工竟完全重名。
就在該烏龍事件被揭穿不久,某專業(yè)殺毒論壇又表示有金山員工涉嫌混入測試組,蓄意在軟件測試期間破壞成績的公正性。由于證據確鑿,金山最后承認了該測試人員確系自家員工。金山這兩路縱隊明暗線結合的戰(zhàn)略方針簡直不要太絕,可惜的是,他們選擇了一條邪路。
而早就在慘烈競爭中掉隊的瑞星,當年也曾搏過一把。那還是2008年的315之際,瑞星在“最值得信賴的IT產品評選”中勇奪了殺毒軟件的票數(shù)第一名。但不少網友卻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中的貓膩,因為瑞星在截止前一天花了短短4個小時便從第三名飆升至第一名,此后他們的票數(shù)竟又保持基本不動,明眼人一看便知瑞星這是在刷票。
為了排名、為了評分,原本就競爭到刺刀見紅的殺軟們就跟中毒了一般,作弊行為根本停不下來。那些殺軟的確是殺了計算機和手機里的毒,可他們自己身上的毒又有誰來解呢?
拼硬件不如賽跑分,賽跑分不如改銷量
比起前面這些殺軟們的刺刀見紅,手機廠商的明爭暗斗也絲毫不遜色。近幾年來,隨著產品同質化程度的增強,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硬件的比拼,跑分就成為了PK的終極形態(tài)。于是,大家都開始“為發(fā)燒而生”了,“不hu跑個hun”甚至成為了友商們的問候語。
這場令人發(fā)燒令人窒息的跑分比拼,在2014年進入了白熱化階段。6月份,華為榮耀6發(fā)布以跑分首破40000的隆重姿態(tài)登場。可由于安兔兔隨后版本的更新,榮耀6的排名一舉被其他機型超越,其中就包括了即將發(fā)布的小米4。聯(lián)想到雷軍投資了安兔兔,人們不禁疑惑這其中是否有貓膩存在。因此,榮耀和安兔兔方面還因此爆發(fā)了一場口水大戰(zhàn),人稱“榮耀6安兔兔跑分門”。
而就在“跑分門”喧囂落地后不久,新的風暴隨著錘子手機的發(fā)布悄然刮起。羅永浩在發(fā)布會上一句“除谷歌Nexus和摩托羅拉外,幾乎所有的Android手機都在跑分上作弊”點破了行業(yè)的玄機,而他聲稱錘子手機將會進行“跑分劣化”更是令人瞠目結舌??烧嫦鄥s在知情人的透露下很快浮出了水面,受硬件限制及系統(tǒng)成熟度問題,T1就是跑不過“作弊”的友商們,所以也只好聲稱“跑分劣化”。
到9月份,橫空出世的魅族MX4向我們有力證明了硬件不行跑分也能上去,堪稱“心有多高,分就有多高”。MX4憑借自己MTK平臺和2G運存的小身板,硬是在跑分上“活虐”了小米4、榮耀6等更高價的競爭對手。正是按照這樣的“大力出奇跡”的思路,后來的魅藍Note更是成為了網友們口中“吊打”自家旗艦的不可思議存在。
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跑分狂潮,堅持“跑分劣化”錘子手機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妙計。10月份,他們登陸天貓平臺開賣現(xiàn)貨手機,可就在短短幾天后,他們遭遇了重大危機。當時有細心網友發(fā)現(xiàn),錘子手機在天貓上的銷量居然一直都以3倍數(shù)字遞增。
隨后,更是有高手出面把相關代碼貼了出來,根據代碼中的數(shù)據顯示,只要有人預約訂購,數(shù)量就會自動乘以3。網友們頓時吐槽3是“情懷系數(shù),這代表著錘子手機的3倍情懷”。對此,錘子方面馬上回應“這是天貓的錯”,而天貓方面也很快認錯并處理了相關責任人。這一來一去,雙方不要配合太默契,簡直就是一出雙簧好戲。
電商就是“刷刷刷”?
其實,除了錘子手機去年在天貓上鬧出過“3倍門”,美團當年在“千團大戰(zhàn)”中也深陷于“3倍刷單”的泥潭之中。接下來,小內就再和大家聊聊那些電商作弊的“刷刷刷”。
每年的雙十一,除了是場全民的購物狂歡,實際上也是一場賣家們的刷單大作戰(zhàn),因為“刷可能死,但不刷一定死”。從今年開始,天貓方面為了嚴打刷單行為全新設立了反作弊機制,旨在天貓發(fā)動用戶的力量。據了解,甚至同行之間也可以相互舉報,這勢必將給刷單人員帶來嚴厲打擊??芍槿耸繀s表示“力度其實還是不夠,因為某些商家注冊有幾百幾千個ID,靠逐一舉報無法完全屏蔽刷單”。
在前段時間,京東的POP平臺也爆發(fā)了嚴重的“刷單門”。根據爆料,當時內外勾結的現(xiàn)象十分嚴重,涉事人員甚至聲稱這是無風險的“官刷”。此事很快便引發(fā)了極大的震動,京東方面也立即著手進行了內部調查,并處理掉了相關人員。
其實,京東官方對于刷單的態(tài)度一直是堅決抵制的,他們的反作弊系統(tǒng)甚至一天可以識別13萬個違規(guī)訂單??稍谟袃荣\的情況下,刷單就仿佛加了“隱身特技”一樣輕松逃過了反作弊系統(tǒng)的偵察,這說明加強隊伍建設才是杜絕刷單的真諦。
除了電商領域的龍頭兩強,號稱國內第三大電商平臺的小米網其實也曾搞過不少幺蛾子。自從他們對于小米手機推出在線分批限量直售的模式起,就備受大眾的質疑,被扣了不少什么“饑餓營銷”、“期貨”的帽子。雖然每次開售的秒殺情況是非常不可思議,但小米手機的出貨量也的確擺在那里,讓人找不到什么作弊的蛛絲馬跡。
可到了小米電視登場的時候,問題就來了。2013年10月15日,首批小米電視正式在小米官網上開賣。在僅僅半個小時后,小米官微表示,首批3000臺在2分鐘內全部售罄。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有民間高人發(fā)現(xiàn)搶購頁面上的“搶購”按鈕形同虛設,因為該按鈕并沒有經過post請求,而直接生成了“售罄了”頁面。盡管小米方面予以否認,但這樣的情況,其實非常直觀地解釋了為什么小米電視在2014年的銷量僅為樂視超級電視的1/5。
雖然電商們自打問世以來就號稱要終結實體店,可至今為止多數(shù)傳統(tǒng)實體銷售依然頑強地存活著,很多商家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活法。這其中的奧秘,我們其實可以通過刷單的存在略見一二。
作弊從未遠離我們
和考場作弊在嚴打之下仍然存在并且將長時間存在一樣,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的作弊也肯定將長期持續(xù),并且其涉及范圍可謂是包括萬象。
網站流量和投票便是自打互聯(lián)網行業(yè)形成起就存在的老牌作弊行為。記得在2007年,Alexa面對已成毒瘤的流量作弊而啟動了清零降級的措施,甚至不惜“錯殺無辜”??蛇@并未能杜絕作弊現(xiàn)象,已經產業(yè)化的流量作弊甚至可以讓一家專營與此的公司每月盈利數(shù)十萬;而最根源的原因在于,從未枯竭過的市場需求。
同樣長久存在的投票作弊則奉獻了更多的黑色幽默。除了前面說到的瑞星自我吹捧的刷榜冠軍,門戶鼻祖新浪在2010年就鬧出過一次“刷票門”。當時正逢“藝術權力榜頒獎典禮”,應邀前往的藝術家艾未未卻贈送了一面寫有“新浪作弊無恥”的錦旗。據悉,艾未未原本在評選中獲網友最多票數(shù),可由于新浪改動票數(shù),甚至直接令他的名字消失,他就以贈錦旗的方式此對暗箱操作表示抗議。
在游戲領域,作弊同樣也是頑疾。LOL可謂是時下最火熱的對戰(zhàn)網游之一,盡管反外掛反作弊的系統(tǒng)已經非常成熟,但騰訊依然備受玩家作弊的困擾。去年4月,騰訊就向利用游戲BUG來作弊的玩家開出了嚴厲的罰單。凡是利用BUG使用“系統(tǒng)默認禁用英雄”的玩家將被封號長達45天,而根據官方公布的數(shù)據,涉及的玩家賬號數(shù)量多達17萬。這一計重拳無疑是嚴打了作弊行為,可“養(yǎng)肥了再宰”的手法難掩平日的不作為。
對于作弊,小內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防患于未然。從去年底開始,電競領域就開始嚴打游戲作弊,甚至對于相關人員予以禁賽的處理。到今年3月份,反作弊手段更是大幅提升。在ESL聯(lián)賽中,參賽選手的外設在開賽前一天需要經過安檢方可使用,而比賽用機的網絡連接也同樣經過嚴格處理并被限制只能連接Steam服務器,并且選手也無法具備管理員權限,他們只能在裁判監(jiān)督下才能安裝必要的驅動程序。
說了這么多國內互聯(lián)網圈的作弊黑歷史,我們最后再來聊個經典的海外案例——谷歌和必應之間的死磕。話說微軟一直對于搜索引擎領域賊心不死,于是他們便打造了必應卷土重來。在必應迅速成長瓜分份額的同時,谷歌其實一直在盯著這位新朋友。很快,他們就找到了破綻。
2011年2月,他們突然發(fā)難,表示必應復制了谷歌數(shù)周之前的搜索結果。為此谷歌還特地在某些關鍵詞上搞了標記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必應大概會有7%至9%的結果與谷歌完全相同。當然,微軟方面是不會承認的,他們最多也就會說“我們都想偷一個富鄰居,但你們搶先下手了”。
不論是為了評分、排名還是刷數(shù)據,任何作弊行為從來都是不可取的。圈內公司選擇走作弊的邪路,也許可以實現(xiàn)抄近道并獲得眼前的成功,卻失掉了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信任。俗話說“玩火者必自焚”,那些奉作弊為通行證的欺騙者,也最終會被書寫上一個屬于欺騙者的墓志銘。
1.砍柴網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砍柴網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砍柴網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